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14 08:39:25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通过给学生准备的奖品的数如何表示这一悬念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探究活动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差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思。

3、使学生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明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教学准备: 例题挂图,小棒。

设计思路:本课是有关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计算应用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第一行:◇◇◇◇◇◇◇◇

第二行:○○○○○

◇ 比 ○ 多( )个。

◇ 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 ○ ( )的,另一部分是比 ○( )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挂图,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

(2)师生共同分析数量关系。

(3)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出“小磊比小雪少几朵红花,就是小雪比小磊多几朵红花”的结论。

(4)列式:12—8=4(朵)

口答:小磊比小雪少4朵红花。

(5)再让一位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小组内的学生说一说。

2、教科书第73页的“做一做”。

(1)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求我比你少几本书,就是求你比我多几本,或你我相差几本。)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小结。

谁能说说例4与例3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例4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3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这两题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的第2题。

2、完成练习十三的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3

1、教师都能按照要求提前备一周的课,课时量充足。能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二次备课,逐步完善预设的过程。如 ……此处隐藏14565个字……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学生列出算式以后,先不做讲解,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尝试计算,再通过交流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明确算法的优劣,从而激发学生寻求最佳算法的强烈愿望。

2、重视对“破十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亲自动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破十法”的理解,使学生能熟练运用“破十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计算速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参加过游园会吗?你们在游园会中看到过哪些有趣的场景呢?说出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课件出示教材10页例1情境图。

师:许多同学都围在小丑身边买气球,那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丑手中有多少个气球,卖了多少个气球吧。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能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还有几个?

(3)引导学生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5-9。

(5)思考:说一说这道题和以往学过的十几减几的题有什么不同。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的同时,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新知

1、学生自主探究。

师:怎样计算15-9呢?下面请大家独立思考,想办法进行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预设

生1:因为9+6=15,所以15-9=6。(想加算减法)

生2:10-9=1,1+5=6。(破十法)

生3:15-5=10,10-4=6。(平十法)

生4:15-10+l=6。

3、学习“破十法”。

师:在这些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算得又快又准呢?

预设

生:我认为第二种算法算得又快又准。

师:我们给这种算法起个名字,叫做“破十法”。现在请大家看课件,了解运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课件演示,学生观看)

师:现在请你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运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预设

生:我先摆出1捆小棒,再摆出5根小棒,因为5减9不够减,所以得把1捆小棒打开,从里面拿出9根,也就是10减9等于1,剩下的1根小棒再与其余的5根小棒合起来,就是6根小棒。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运用“破十法”计算15-9的过程吗?

预设

生:计算15-9,因为被减数个位上是5,不够减9,所以先算10减9等于1,再算1加5等于6。

小结:计算十几减9,先算10减9等于1,再用1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再彼此交流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然后重点强调“破十法”,使学生感受到这种算法的优越性,最后通过看一看、摆一摆等活动熟练掌握“破十法”,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要求: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認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角

1角=()分

3、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1元=10角、1角=10分)关于人民币,小朋友们还知道什么呢?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